G1徐漢興

走訪「上海市第二軍醫大學」有感

走訪「上海市第二軍醫大學」有感
文■徐漢興/藥科藥劑班壹期
上海市第二軍醫大學位於國防醫學院在上海市江灣舊址。政府三十八年春,將國防醫學院遷台後,中共政權在原址成立了第二軍醫大學。所以,國防醫學院可說是第二軍醫大學前身。
民國三十二年秋,筆者在廣東省梅縣,參加陸軍軍醫學校招生考試,初冬接獲錄取通知。三十三年春節後,從廣東到貴州安順報到。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,交通非常不便,公路乘坐燒木炭的蒸氣車,鐵路經粵漢鐵路轉湘桂黔鐵路,花了三十多天的時間才到達目的地。蒸氣車爬山時走得很慢,上坡時走不動了,得由副手下車,手搖風扇加氣加熱,讓蒸氣沸騰才有力量。鐵路則是軍運優先,當時大後方同胞抗日情緒激昂,全國同胞都能認同接受軍運的重要性。在安順接受三年藥劑科的教育期間,經歷了抗日戰爭後期最艱困的軍事生活。民國三十四年八月,日本戰敗投降;盟軍勝利了,戰爭也結束了。民國三十五年夏,筆者由學校派往重慶總醫院實習。民國三十五年冬,軍醫學校從貴州安順搬到上海時,未能隨學校復員。民國三十六年春畢業時,亦未能回校參加畢業盛典,至今仍感覺是件遺憾的回憶。
陸軍軍醫學校遷移至上海江灣後,更名為「國防醫學院」,不料短短一年多,大陸山河變色。民國三十八年春,國防醫學院匆促遷離上海,來到台灣,進駐於台北市水源地,轉瞬間已超過半個世紀矣。
去年(民國九十三年)秋,因么女及其夫婿全家遷居上海,乃有機會在上海小住三個多月。十月十四日下午,筆者偕內人與么女前往江灣,想探訪素未謀面的母校國防醫學院。當時並不清楚詳細地址,也不知道已改名為第二軍醫大學。經一番尋找問路,終於找到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。經表明身份與來意後,藥學院門房即很客氣接待,並通知藥學院院長,且親自帶領前往院長室拜候。藥學院院長姜遠英博士,年僅四十一歲,待人溫文雅緻;中等精幹身材。談話中,院長很希望能在學術上增加兩岸交流互訪。在院長室一個多小時談話中,曾談到在安順時期藥品研究所所長張鵬聰(原名張鵬翀,藥科四期)、李承祐系主任、胡乃釗教官等,但他們均已先後作古。談到蘇中武教官時,院長說他就住在附近教授宿舍。蘇教官已退休,但健康狀況仍非常好。拜訪六十年前的師長是個極難得的機會。院長立刻電話告知蘇教授,有前在安順時的學生來訪,並派車及人員陪同前往,真是感激至極。
蘇中武教授是藥科二十五期畢業的前輩,退休前擔任博士班指導教授。安順時期擔任我們老師時,考取留學美國,於休士頓獲得博士學位。民國三十七年,回校任教至數年前始退休。執教四五十年,桃李滿天下。蘇教授雖已八十八高齡,健康非常良好,耳清目明,記憶力更是驚人。對於六十多年前的往事,仍然記憶清晰,未來必是百歲人瑞。當時便在蘇教授書房拍攝合照留念,記錄了蘇教授健壯身影。我們聊起六十年前的往事,回憶了抗戰時期,在安順的艱苦生活。也談到張建教育長刻苦治學的精神,更談到在安順時期的一群前輩們:何池、劉壽文、張宗(繼宗)、譚增毅、李蔚文、許金池、仇世傑、黎漢德、何其義。離開安順後,各散西東的情況,有喜悅也有哀愁。時間在談話中很快過去,黃昏時分告別了蘇教授,再回藥學院告別姜院長。
此次江灣行,自覺是一次償願的回憶。還能異地相見六十年前的老師,更是難以言喻的喜悅。這有價值的回憶,值得永遠永遠懷念。想像間彷彿又回到六十年前安順,學生時代的情景,真是感覺懷念不已。

徐漢興夫婦與藥學院院長姜遠英博士合影

徐漢興夫婦與藥學院院長姜遠英博士合影

徐漢興與P25蘇中武教授合影

徐漢興與P25蘇中武教授合影